業務彼此滲透 亞馬遜與聯邦快遞展開博弈
近期,中國的電商物流市場有些“熱鬧”,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與順豐的數據之爭剛剛告一段落,京東又與蘇寧天天掀起了新一輪“互撕”。孰是孰非且不作過多評判,但這些爭端客觀反映了電商平臺與物流企業間的“新關系”。其實,在國外,亞馬遜和聯邦快遞的一系列動作表明,它們之間的明爭暗斗也格外激烈。
聯邦快遞借新推電商物流服務搶亞馬遜客戶
今年早些時候,聯邦快遞推出了電商倉儲物流服務FedEx Fulfillment。該服務能夠通過易于使用的網絡平臺和聯邦快遞廣泛的運輸網絡,幫助中小企業建立網絡銷售渠道,優化包裝運輸、逆向物流和庫存管理等能力。
聯邦快遞供應鏈相關負責人稱,聯邦快遞與使用公司倉儲物流服務的賣家并不存在競爭關系。中小在線賣家的品牌忠誠度主要受到運輸速度、客戶服務體驗和多重快遞交付方式影響,所以該物流服務旨在幫助中小企業實現盈利最大化和擴大業務范圍。”換言之,聯邦快遞推出這項服務正是看到了第三方商家長期以來的心病所在。業內人士紛紛猜測,此舉是將競爭矛頭直指亞馬遜。
據了解,亞馬遜具有一項與之類似的倉儲物流服務——Fulfillment by Amazon(FBA)。從2006年起,亞馬遜就開始支持第三方商家利用自己的電商平臺銷售產品,并為它們提供倉儲物流服務。這對于沒有能力構建自有電商平臺及物流體系的商家來說可謂是一個利好。一時間,大量傳統零售商和生產廠商進駐亞馬遜。根據亞馬遜發布的2016年財報,去年通過FBA服務配送了超過20億件包裹,業務量年增長超過70%,共有130個國家的第三方商家向185個國家的最終用戶發送了商品。這些數據都充分反映出亞馬遜與日俱增的物流能力。
不過,第三方商家的擔憂也隨之而來。他們的商品銷售量及價格、客戶信息等一系列核心商業數據都被亞馬遜牢牢掌控。而亞馬遜在推出自己品牌的商品時,勢必會拿這些數據作為市場參考。眾商家的感受無疑就像是一群“池中之魚”。
而聯邦快遞并不是電商企業,而是一家快遞企業。所以對于第三方商家來說,其是一個可靠的一站式物流與配送服務供應商。正如商業媒體Businessinsider所分析的那樣,聯邦快遞推出電商倉儲物流服務,意在和其長期合作伙伴亞馬遜展開競爭,以爭取亞馬遜最優質的客源。對于那些擔心使用亞馬遜FBA服務后,自己的商業數據被獲取的公司,聯邦快遞的服務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亞馬遜將觸手大舉伸向物流配送領域
聯邦快遞推出電商倉儲物流服務只能說是一場反擊戰。因為,亞馬遜正將觸手大舉伸向物流配送領域。
據統計,亞馬遜目前的物流成本大約是銷售額的5.8%,而這個比率在2010年時只是4.1%。也就是說,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例在6年間攀升了41%。其2016年電商收入增長24.9%,但物流成本卻攀升了43.3%。這意味著,亞馬遜近年來正在想方設法發展自營物流。
在美國,亞馬遜一方面選擇與美國郵政加強合作,減少對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的依賴,降低物流成本和包裹延遲率;另一方面瞄準利潤豐厚的干線物流環節,通過租賃貨運機隊、建立自有貨運車隊等方式把干線物流需求逐步轉移到自有平臺上。在全球范圍內,亞馬遜去年新增了21個物流交付中心,同比增加14%。目前的物流交付中心總量達到173個,其中104個位于北美地區,剩下的則主要位于歐洲和亞洲地區。
雖然聯邦快遞在正式場合總是對亞馬遜的威脅表現得不屑一顧,但現實卻讓包括其在內的快遞物流企業樂觀不起來。亞馬遜本身用戶眾多,加上已經形成的購物習慣,這部分人或許會越來越傾向選擇亞馬遜的自營配送,而忽略第三方配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快遞物流用戶的流失。此外,無人機配送、倉庫機器人以及水下倉庫等也都印證了亞馬遜在物流倉儲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
一些國外快遞物流人士樂觀地認為,像聯邦快遞這樣的老牌快遞企業航空運輸優勢明顯,陸運網絡發達,而且倉儲、網點布局正在整合謀變,目前在寄遞領域的地位很難被撼動。
但更多的研究機構認為,在長期由聯邦快遞、聯合包裹和敦豪所掌控的國際寄遞市場中,亞馬遜有足夠的潛力和實力掀起波瀾。其一直以來不斷加強自身的交付中心生態系統建設,最終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第三方物流運輸服務體系。未來,亞馬遜或將成為一家在物流倉儲方面能夠與三家國際快遞公司進行有效競爭的企業。
文章來自國家郵政局
Tel:020-31523154
WeChat:15919628991
QQ:252003071
淘寶店鋪:華度貨運